近日,由广州供电局自主研发的氢动力多旋翼无人机——“氢旋II”,在广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保供电线路巡检中,成功完成首次实战化应用,以科技创新赋能“智慧全运”。相比常规锂电池无人机续航只有30分钟左右,氢动力无人机续航可达80分钟,换氢只需5分钟,可实现全天连续作业,单日作业面积相当于20个人巡线。

一瓶氢气就可飞80分钟
本次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保供电线路巡检涉及主、配网8回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环境条件的主配网线路,覆盖白云、增城、从化、花都、黄埔、南沙等区域。“氢旋II”氢动力无人机凭借轻量化(不到9千克,低于同类巡线传统机型)的机身,在密集的输电网络中如蜂鸟般轻盈穿梭,通过机载吊舱对线路避雷器等多种部件开展了精细隐患排查。
“常规锂电池无人机受到电池材料限制,动力系统性能衰减明显,单次续航基本维持在30分钟左右,需要多次往返起降。生产单位普遍面临高频次电池更换导致的运维成本高和续航能力不足,这双重困境使得保供电压力大增。”广州从化供电局无人机专家王晓聪说。
“氢旋II”氢动力无人机深度兼容现行大疆机巡生态系统,单瓶氢气可提供80分钟超长续航能力,相较锂电无人机提升270%,单架次续航从原来的30公里延长到70公里线路巡检。“同时配合5分钟快速换氢,可轻松实现全天连续作业。”广州供电局电力科学研究院氢能源研究中心何彬彬说。
单日作业面积相当于20人巡线
“白云区钟落潭镇山林面积占比超40%,传统人工巡检存在视野盲区。”广州白云供电局配电部负责人介绍,该局作为广州首批试点应用单位之一,正构建“氢能无人机+智能分析”巡检体系,新装备可深入复杂地形开展立体巡查,单日作业覆盖面积相当于20名巡线员工作量,能有效提升对树障、外破等安全隐患的识别准确率。特别是清明临近,“氢旋II”搭载的多光谱传感器能及时发现焚烧秸秆等火灾隐患,为周边村居筑起“空中防火墙”。
“氢旋II”无人机一大灵活之处是既能采用氢动力又能采用传统动力。“研发之初,我们团队就瞄准电网巡检常见机型,开发可拆卸式模块化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除了可以提供整机产品外,还可通过动力改造实现网内存量机型的无损快速改装,最大限度节约产品使用成本和推广应用难度。”何彬彬说。氢燃料电池系统循环寿命可达2000小时,其模块化设计可快速实现大疆经纬机型锂电池驱动到氢动力驱动的快速切换。
为促进氢能产业技术“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推进氢能产业链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拓展氢能产业领域相关新技术、产品示范应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CHFC第五届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高峰论坛暨展览会”将于2025年4月9-11日在中国.成都召开。本次大会以“氢风吹绿、聚源兴川”为主题,邀请来自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精英、涉氢企业、社会组织负责人、专家学者、企业家等齐聚美丽的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