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在氢能产业领域持续发力,一方面不断优化政策支持体系,另一方面加速推进项目签约落地,推动氢能产业在制储运用以及绿色化等方面快速发展。
在政策方面,1月26日,内蒙古工信厅发布《内蒙古自治区新技术产业化应用指导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目录》鼓励新型化工、先进材料、生物技术、能源与环境技术等 9 个方向105项先进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转化应用,其中共有6个方向14项氢能技术入选,涵盖了核心原材料、制氢装备、储氢装备、氢氨发电装备、燃料电池系统、富氢气体应用等氢能制储运用各方向技术,包括了车用质子交换膜、T800及以上碳纤维,大标方PEM电解槽、氢发动机等技术。
此外,内蒙古自治区还将氢能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指出,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将加快推进绿电变绿氢绿氨绿醇,打造氢能产业先行区,建设乌兰察布至燕山石化输氢管道、赤峰至锦州港至上海绿氢走廊,开展锡林郭勒至曹妃甸输氢管道前期工作,支持盟市建设绿色氢氨醇、氢能应用基地。坚持风光氢储全链条发展,做强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推动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等耦合发展。
在项目方面,内蒙古自治区加速布局。据公开信息统计,2025年开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已签约或审批9个绿氢项目。其中,包头市人民政府及达茂联合旗人民政府与国电宁波风电开发有限公司年产150万吨绿色氢醇项目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绿色氢醇生产、储运、销售、应用于一体的产业园,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额约90亿元。
为促进氢能产业技术“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推进氢能产业链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拓展氢能产业领域相关新技术、产品示范应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CHFC第五届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高峰论坛暨展览会”将于2025年4月9-11日在中国.成都召开。本次大会以“氢风吹绿、聚源兴川”为主题,邀请来自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精英、涉氢企业、社会组织负责人、专家学者、企业家等齐聚美丽的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