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沁源县选择氢能产业是基于资源优势、产业结构,有着现实需求、应用基础和发展潜力的系统谋划。

源网荷储一体推进,打造多能互补“绿色氢城”
“绿氢”由“绿电”制取,“绿电”由“风光”转换而来,沁源的光照条件则处于优势地位。统计显示,沁源全年可利用日照时数约为1300小时,县域西北部风能资源也极为丰富,规划可用于新能源建设的土地面积达37000余亩,完全可以支撑和保障“绿电”供应。

配套建设的鹏飞氢美能源绿色发展有限公司120MW光伏发电项目,位于沁源县郭道镇,直流总装机容120MW,整个光伏电站有35个发电单元,总占地面积约4000亩,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每日可发电约28.8万度,为绿电来源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而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也将在魏家庄抽水蓄能项目得到有效解决。
沁源魏家庄抽水蓄能电站,初选装机容量为1200MW,安装4台单机容量300MW的可逆式水泵水轮机-发电电动机组。当光伏发电达到峰值,却不能及时消纳时,抽水蓄能电站便可以及时消纳峰谷电量,达到“充电宝”的效果,在电网中承担系统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储能、事故备用及黑启动等任务,维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光伏绿电源源不断,制氢厂消纳有条不紊,抽水蓄能调峰凝成合力,为打造“绿色氢城”打牢基础。
“制储输运”一体发展,建设示范基地“氢装上阵”
在沁源,位于沁源经济技术开发区乔龙沟村的鹏飞氢美能源绿色发展有限公司2000吨/年电解水制绿氢项目已正式开启。公司将充分利用开发区中水回收再利用,通过绿电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常源加氢综合能源岛项目是山西鹏飞集团有限公司在沁源县实施的首个氢能源产业项目,位于沁源县闫寨村附近的常源焦化厂厂区内,建设用地面积13665.57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建设主体,是沁源建设的第一个综合能源岛。未来还将谋划建设6座综合能源岛,基本实现沁源整体国省干线全覆盖。
沁源是全国重点产煤县,由于地域交通的特殊性,煤焦产品的运输方式基本以重卡为主。据相关部门统计,每日出入沁源境内的车流量也达到11000辆左右。

来往沁源的车辆若全部替换为氢能重卡,每日每辆车平均减少碳排放0.3吨,那每日来往沁源的所有重卡车辆便可减少碳排放3300吨,相当于种植27万棵树的减排量。
据了解,到2025年,沁源将投放300辆氢能重卡、30辆氢能公交车、1000辆氢电共享单车、建设年产7万吨富氢水工厂……“制储输用”的氢能全链应用场景逐步实现。